我市2026年居民医保政策落地

  • 发布时间:2025-11-13
  • 来源:秦皇岛日报
  • 浏览: 5

本报讯(记者王静)11月1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我市医疗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同志详细解读202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记者从会上获悉,2026年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为1100元,其中个人缴费400元(与2025年持平),财政补助700元,补助占比达63.6%,在保障基金可持续的同时,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多项待遇优化让医保“健康保护伞”更坚实。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作为覆盖全民的“民生安全网”,不分年龄老幼、无论既往病史限制,已成为群众有效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屏障。2025年1至10月,全市已累计为363.1万人次提供门诊、门诊慢特病、住院、异地就医等保障服务,其中本地住院77.6万人次、门诊224.4万人次、门诊慢性病30.7万人次。

此次发布的2026年医保政策,在保障力度上持续加码。医保药品目录从最初的300种扩容至3159种,平均每年新增90余种,不少“天价”创新药、罕见病药大幅降价并纳入报销。治疗庞贝病的注射用阿糖苷酶α,从十几万元一针降至4880元,患者自付仅976元;70万元一针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参保后自付仅需几万元,为罕见病家庭带来希望。同时,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新服务、新器械也陆续纳入医保,让保障更贴合群众需求。

待遇保障范围进一步拓宽,从过去侧重大病住院延伸至门诊全场景。如今高血压、糖尿病轻症患者的门诊用药可按规定报销。海港区李阿姨患高血压多年,现在每月买药能报销一半费用,一年可节省近800元。异地就医结算更加便捷,参保群众跨省就医只需提前备案,即可在定点医院直接结算,无需垫付大额费用、来回跑腿。在外务工的王先生去年春节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通过手机APP快速备案后,出院时医疗费用直接联网结算,真切感受到家乡医保的暖意。

据介绍,参保居民可享受“四个保”的全场景保障:省内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报销比例90%,二级75%,三级60%,省外异地就医对应报销比例分别为70%、60%、50%;门诊统筹起付线仅50元,报销比例5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65元,日常小病痛就医也能报销;大病保险无需额外缴费,可对住院高额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销;生育医疗费用纳入保障,顺产报销500元,剖宫产报销1000元,为女性生育提供坚实支撑。

针对大学生群体,医保待遇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实现大幅升级。门诊统筹取消起付线,报销比例从50%提高至60%,年度支付限额从65元提升至400元。大学生小李因感冒发烧在定点医院门诊就医花费370元,按照新政策,符合医保报销范围内的合规费用320元,可报销192元,个人仅付178元。参保缴费更加灵活,入学大学生可选择一次性缴纳全部学年保费或逐年缴纳,纳入定点的校内医疗机构开通医保结算功能,实现“小病不出校,医保即时报”。

会上明确,2026年度居民医保集中征缴期为2025年10月20日至2026年2月25日。2025年度正常参保缴费的城乡居民,在2025年10月20日至12月25日缴费的,2026年1月1日起享受待遇;2026年1月1日至2月25日缴费的,待遇从缴费到账之日起计算;2025年未参保或2026年3月1日起缴费的,需至待遇等待期结束后享受保障。

参保登记方面,2025年已参保居民无需重复登记,可直接缴纳2026年度参保费用;未参保人员需先到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乡镇(街道)办理登记,也可通过“河北税务”微信公众号录入信息,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材料,新生儿需提供户口簿首页及本人页,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按规定提供相应证件。在校大学生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