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2023-11-07
  • 来源:
  • 浏览: 116

近日,《秦皇岛日报》刊登两篇消息,报道昌黎县刘台庄镇小滩西村党支部和昌黎县靖安镇于庄子村党支部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并采取务实措施,使民风村风明显提升。

这两篇消息向农村基层党组织传递了正确的工作导向,即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在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时,要重视乡风文明建设,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这两个村的党支部抓好乡风文明建设的做法,为各村党支部提供了可学的经验。

有一个负责担当的党支部。这两个村党支部对乡风文明很重视,只有重视了才有付诸行动的动力,积极主动去抓,否则就是不闻不问,放任不管。这种对乡风文明工作的重视值得肯定,也很可贵。这两个村党支部重视并主动抓好乡风文明建设,说明其站位高、感悟深刻,值得各村党支部学习。

有一套制度。这两个村抓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先行,用制度约束村民,使村民的日常行为有章可循。制度建设就是制定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事先征求村民意见,成熟后再交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在本村具有权威性和广泛性。村规民约的条文倡导村民做什么,反对做什么,做什么事光荣,做什么事不光彩。有了村规民约,村干部就可以此为依据治理村内的事务,村民也会以此为尺子规范自己的行为。

有一个组织。在移风易俗工作中,需要有个组织来操办,这个组织就是成立红白理事会。该组织负责操办村民的婚丧嫁娶事项,事前做好事主的思想工作,宣传移风易俗的好处,劝导事主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克服讲排场、要面子的陈旧观念。事中负责宴席的全流程,让事主省心省力,事后确保办事效果。

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两个村在抓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中,还注意抓细抓具体,如在办理红白事项时,规定每户准备多少桌,每桌饭菜的标准等,坚持按规定办理,不许超出。有了统一的标准,就有了可操作性,村民办理红白事项就有章可循。

有一个评选机制。这两个村都建立了道德评议制度,并组成评议会成员,评选各类先进典型,批评不良现象。评议会成员由村民推荐,村“两委”审定。评议会既评选表扬典型人和事,如:“道德模范”“好媳妇”“文明家庭”等,也批评各种不文明现象,如有损人居环境、不尊老爱幼等。通过评选机制,表扬了真善美,批评了假丑恶,向村民传递了鲜明的价值导向,促进民风向善、村风向好。

乡风文明如何抓,这两个村探索出基本的思路和做法,解决了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的问题,具有示范作用。各村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根据本村的特点创造出新的经验,再不断充实提高,使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以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提供道德支撑和文化力量。